

11月3—5日,由國家林業局和安徽省政府共同主辦的2006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展示了全國各地名、特、優、新苗木花卉產品,交流了苗木花卉供需信息和市場動態。苗交會期間,記者采訪了眾多苗木企業和苗農,聽聽他們對苗木產業發展現況與苗木市場走勢的分析。
苗木利潤下滑
記者從苗交會上了解到,去年上半年,浙江省苗木種植面積統計數字是40萬畝,下半年這個數字變成了80萬畝,今年上半年,則一舉突破百萬畝大關,達到120萬畝。與此同時,湖南紅花繼木種苗的價格由去年的每株2-3元錢,一路狂跌到現在的四五毛錢。
肥西三崗花卉苗木示范園場長丁宏彬向記者出示的苗木價格表顯示:20-30厘米高的桂花實生苗每株的價格是0.50元,而在去年同規格的桂花實生苗可賣到2元。丁宏彬說:“今年苗木整體價格下降比前兩年降了30%%。利潤空間縮小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苗木種植數量的急劇上升,很多品種僅能達到保本,有的甚至到了賠錢的地步。”
據肥西縣林業部門介紹,從2000年到2005年底,全縣苗木種植面積從1萬畝迅速增加到15萬畝。池州星光苗木有限公司總經理汪良弼則表示,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不可能總保持供不應求的狀態。以前的苗木暴利時代是不正常的,苗木市場利潤降低的現狀體現了當前苗木市場正逐步走向成熟。
小苗過剩大苗缺
本屆苗交會顯示,當前苗木供求失衡,小苗過剩、大苗緊缺成為突出問題。山東郯城縣國風銀杏苗木基地呂召亮經理介紹,幾乎所有胸徑在10厘米以上的大規格苗木供不應求,價格一路攀升,15厘米的銀杏去年價格是每株1000元,今年已經漲到1800元,而常規小苗的價格近乎跌至冰點。合肥市苗木花卉協會一項最新統計顯示,胸徑在10厘米以上的香樟緊缺,5厘米以上的暢銷,3厘米以下的滯銷;胸徑在8厘米以上的廣玉蘭緊缺,6厘米以上的暢銷,3厘米以下的滯銷。
“發展新優綠化小苗的同時應重視培養大苗。壓縮常規小苗木的生產,培育大規格苗木應該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江蘇新宇花卉苗木基地經理張施榮認為,隨著城鎮綠化步伐的加快,綠化美化環境的大規格苗木供不應求,當前的成品苗木生產量與市場需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缺口。龍爪槐、雪松、香樟、水杉、銀杏、金絲柳、側柏、白皮松等大規格苗木搶手。
彩葉苗木搶手
從苗交會上的苗木品種看,紅葉石楠、紅楊、金森女貞、小丑火棘、銀姬小臘等彩葉綠化樹種特別引人關注。合肥華潤工程公司的展廳里全是這些彩葉苗木,苗交會期間該公司就接到兩筆總貨值40萬元的苗木訂單。公司董事長王國華認為,目前彩葉樹種的品種雖然已經很齊全,但是短期內能真正流行起來的品種到底有哪些很難判定。因為在彩葉苗木的數量上,除了紅葉石楠外,其他品種的數量非常有限,彩葉樹種生產的專業化、規模化有待加強。
河南虞城中紅楊苗木銷售中心張兆杰經理說,城市綠化中花灌木的使用量非常大,其銷售一直處于上升趨勢。今年,紅葉石楠、紅楊、金森女貞等苗木產銷兩旺。部分大城市準備在交通干道兩側和重點風景區種植紅色系列彩葉喬灌木樹種;有些大城市準備選用色彩更為豐富的彩葉樹種,以增強城市的季相變化,因此彩葉樹種大苗廣受歡迎,有的地區已出現緊缺狀況。
市場空間仍在擴大
業內人士指出,苗木業經過持續幾年的紅火之后,不可避免地迎來了調整期。現階段苗木業內存在兩個市場:苗圃之間相互流通和工程需求,其中最活躍的分別是新優彩葉樹種和大規格苗木,這也是兩種暴利產品。省林業廳種苗站張曉渡站長認為,雖然現在苗木整體價格下降,但只要有好的品種,有足夠的存圃量,效益同樣可觀。
從當前苗木需求的諸多環節分析,未來幾年的苗木行情依然看好。現在,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房地產項目綠化率必須在30%以上。各大中城市的房地產開發給綠化苗木帶來了潛在市場。另外,建設部提高了評選國家園林城市的門檻,將大大促進各地的綠化工程量,對苗木行業也是一個新機遇。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是綠化種苗產業發展的又一潛在市場。另外,高速公路和高等級公路等重大基礎建設加快,也拉動配套園林綠化和環境建設項目發展。
合肥苗木花卉協會秘書長夏光炎表示,注重調整苗木種植結構,是苗木生產的當務之急。要果斷淘汰部分市場滯銷的小規格苗木,擴大栽培新優彩色花灌木;加大鄉土樹種開發力度;擴大培植市場前景較好、大規格的廣玉蘭、桂花、香樟等苗木。在逐漸成熟的市場環境下,苗木市場還是大有希望的。
專家預測,今后綠化花卉苗木需求會朝彩葉樹種、花灌木、開花地被和宿根花卉方向發展。彩葉、芳香、觀花、觀果、抗水濕、耐鹽堿、矮灌木等七大類木本綠化苗木仍將走俏。
--來源:【現代農村報】